SATA
用SATA口的硬盤也叫串口硬盤,以后應該會越來越普及。2001年的時候,Intel、APT、Dell、IBM、希捷、邁拓這些大廠一起搞了個Serial ATA委員會,正式發布了Serial ATA 1.0規范。到了2002年,雖然市面上還沒看到SATA設備,但他們又馬不停蹄地整出了Serial ATA 2.0規范。SATA是用串行連接的方式,里面用了嵌入式時鐘信號,糾錯能力更強了。最大的不同點是它不僅能檢查數據,還能檢查傳輸指令,發現錯誤還會自動修復,這樣數據傳得更靠譜。而且這種接口結構簡單,還支持熱插拔。
這個串口硬盤跟以前的并行ATA完全是兩碼事,因為它用的是串行傳輸方式。相比并行ATA,優勢很明顯。首先,SATA是一次傳一個數據位,這樣接口針腳就少很多,線也更簡單,效率更高。實際上,它只用了4個針腳就搞定所有工作,分別負責供電、接地、發數據和收數據。這樣的設計還能降低能耗,簡化系統復雜度。另外,SATA起點高、發展空間大,1.0版本的速度就能達到150MB/s,比最快的并行ATA(也就是ATA/133)還要快一點;等到了2.0版本,速度直接翻倍到300MB/s,未來甚至能沖到600MB/s。
SCSI
全稱是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翻譯過來就是小型計算機系統接口。
這個接口是由美國國家標準局(ANSI)制定的高性能設備接口標準,主要是用來把各種外設接到計算機擴展總線上,減輕CPU負擔,提升傳輸效率和穩定性,速度也比其他接口更快一些。一般工作站都會拿SCSI當硬盤或者其他存儲設備的接口。
補充一下:SCSI最出名的就是它的高速傳輸能力,而且對CPU資源占用很低,不會拖慢系統表現。說到電腦外設尤其是存儲設備的接口,SCSI在全球范圍內都可以說是站在金字塔頂端的存在。真的不是吹……
用SATA口的硬盤也叫串口硬盤,以后應該會越來越普及。2001年的時候,Intel、APT、Dell、IBM、希捷、邁拓這些大廠一起搞了個Serial ATA委員會,正式發布了Serial ATA 1.0規范。到了2002年,雖然市面上還沒看到SATA設備,但他們又馬不停蹄地整出了Serial ATA 2.0規范。SATA是用串行連接的方式,里面用了嵌入式時鐘信號,糾錯能力更強了。最大的不同點是它不僅能檢查數據,還能檢查傳輸指令,發現錯誤還會自動修復,這樣數據傳得更靠譜。而且這種接口結構簡單,還支持熱插拔。
這個串口硬盤跟以前的并行ATA完全是兩碼事,因為它用的是串行傳輸方式。相比并行ATA,優勢很明顯。首先,SATA是一次傳一個數據位,這樣接口針腳就少很多,線也更簡單,效率更高。實際上,它只用了4個針腳就搞定所有工作,分別負責供電、接地、發數據和收數據。這樣的設計還能降低能耗,簡化系統復雜度。另外,SATA起點高、發展空間大,1.0版本的速度就能達到150MB/s,比最快的并行ATA(也就是ATA/133)還要快一點;等到了2.0版本,速度直接翻倍到300MB/s,未來甚至能沖到600MB/s。
SCSI
全稱是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翻譯過來就是小型計算機系統接口。
這個接口是由美國國家標準局(ANSI)制定的高性能設備接口標準,主要是用來把各種外設接到計算機擴展總線上,減輕CPU負擔,提升傳輸效率和穩定性,速度也比其他接口更快一些。一般工作站都會拿SCSI當硬盤或者其他存儲設備的接口。
補充一下:SCSI最出名的就是它的高速傳輸能力,而且對CPU資源占用很低,不會拖慢系統表現。說到電腦外設尤其是存儲設備的接口,SCSI在全球范圍內都可以說是站在金字塔頂端的存在。真的不是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