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顆性能強大的CPU壓不住溫度,導致性能不能100%發揮,那這樣的高配置又有何意義?自從測得I5-13600KF的高發熱后讓我十分郁悶,因為不知道應該用什么樣的散熱器才能壓住I5K及以上的I7等產品,直到遇到酷里奧才讓我放心推薦起I7來,今天的測試數據呈上
CPU:I7-13790F盒 散熱:酷里奧屠龍戰神360 主板:微星Z690-P DDR4 內存:金百達銀爵64GB/3200MHz套裝 SSD:Solidigm P41PLUS 2TB 顯卡:影馳RTX4060大將 電源:微星A850GL 機箱:安鈦克AX90 風扇:利民TL-C12C 扣具:利民LGA1700-BCF 參測顯示器是飛利浦28寸4K(我的)
魯大師的廣告與彈窗越來越多了,要不是有網友想看魯大師跑分就真不測它了
總分-1852466 分 CPU-1011486 分 顯卡-397563 分 內存-173937 分 硬盤-269480 分
這臺電腦定位于視頻剪輯,所以在有限的資金內追求2TB固態,64GB內存,高性能CPU還有性價比,這臺配置主要的性價比是采用的DDR4平臺,因為這種CPU的功耗實在太大,所以主板用了900左右的微星Z690P,要是換Z790-DDR5那得貴450元,如果內存用DDR5-6000MHz,兩條32GB內存得貴出600,也就是說用D4平臺省了一千元,再就是作視頻剪輯不追求內存高頻率,越穩定毛病越少越好
雖然I7的功耗大但RTX4060的功耗卻只有110W左右,難道得用850W的電源嗎?這是因為現在的軟件越來越多的AI插件,就是現在AI插件已經大量應用,要是作特效可能用到插件,僅作視頻剪輯還用不到,但將來可能用到,再就是現在資金也不足,所以最終的顯卡想用3090或3090TI-24GB或4090-24GB,對于這些450W的顯卡自然得850W的電源起步,如果現在不換電源,將來又得全拆對于新手小白不友好,如果現在換上850W電源將來只換顯卡不用大拆
對于現在動輒250W以上功耗的Intel來說,散熱器的選擇是頭等大事,散熱不定配置不成!
酷里奧這個品牌對于風冷散熱器叫作倚天系列,水冷散熱器叫做屠龍系列,這個名字是酷里奧+屠龍+戰神+360,其中戰神系列下面還有一個戰士,這個戰士與戰神的區別在水泵的磁吸蓋上,戰神的蓋上顯示水泵轉速及循環水的溫度(理解為機箱內的“室溫”即可),在酷里奧的官方群里,有人暗示過這個性能比ROG的龍神三代還要強一點,而龍神的水泵是暴力轉速,這個水泵2400RPM,風扇2250RPM的普通參數的水冷,而且品牌看著像雜牌的能有這個能耐?前段時間測了酷里奧倚天P60T性能版,壓住了266W的I9-13900ES發熱將我震驚了,帶著好感,加入了酷里奧的信仰,所以我無條件相信了酷里奧的所有產品
以上視頻測試中,測了四次,前三次均是失敗了!根本壓不住溫度原因是當時測試的黑色屠龍戰神360由于品控原因這個質量不行;在群主向我保證用白色的再測試不行可以退貨的情況下我就拆了白色的屠龍戰神測試第四次,結果,直接壓住了267W的I7-13790F!
這里面有一個非常關鍵的信息,視頻中是有特別講解的,就是CPU的原裝扣具,還是會將CPU壓彎(中間低兩邊高),而酷里奧屠龍戰神的水泵底特別作出了微凸工藝,算是貼合CPU現形?那就不用加利民的防彎扣具了?但事實上在第三次測試的時候已經說明,加上防彎扣具,在撞了100度的溫度墻后,功耗掉的很慢,說明防彎扣具起了非常大的作用,在帶著防彎扣具的情況下換了水冷作了第四次測試完全壓住溫度,所以即使水泵底作了微凸工藝,還是有必要加防彎扣具的
酷里奧的風冷還是水冷在壓制高功耗的CPU時,即控制了溫度又保持了較低的噪音,算是難得的完美的產品,如果此時用ROG的產品,除了價格貴好幾千外,效果不一定比得過酷里奧,如果后期群主向我說明了此次事件中黑色水冷性能不行的原因,我再來此文章上更新……
將六張CPU-Z圖拼成了一張,只說下跑分,單線程839.2分,多線程12119.4分
CINEBENCH R20得11335分
CINEBENCH R23得29582分,前面文章測得I7-13700K默頻搭配6800MHz D5內存在C4DR23中得30786分算是比這個13790F搭配3200MHz內存強4%
硬件報告:鏈接: pan.baidu.com/s/1qeBNo3...
硬件報告雖然僅是一個鏈接,是包括了這套配置在AIDA64的硬件列表中顯示的所有信息,是研究這個配置的重要參數支持
上圖主要是看下多核負載的主頻情況,其實只有一個參數最重要就是P核全核負載是5.1Ghz
啥沒超全默認,內存延遲是71.3ns
AIDA64-FPU壓力測試下的數據,CPU是267W功耗,封裝溫度68度,水泵轉速2404RPM,風扇轉速1960RPM
關于功耗方面在第四段酷里奧屠龍戰神360的視頻測試中有表現,越壓不住溫度功耗越高最高是290W,壓住溫度之后,功耗就穩定了,大約是267W左右就不再漲了(從259W漲上來的)
選SOLIDIGM是看中它用的慧榮主控故障率低,有人說如果用官網2.0驅動有BUG,我這是作系統時自動更新的沒額外動它(1.0驅動下載: pan.baidu.com/s/1yy6jpn... )
看著還行
FPU功耗是114W游戲功耗應該還遠小于這個數,按正常的測試順序還要跑跑奧德賽看下在游戲中的頻率及整機功耗,但那個有游戲的固態硬盤借給上一篇文章講的遇到問題的那位顧客了,他用的金百達固態經常死機,我懷疑是固態所以將三星固態借給他用著算是排除測試,所以今天這個文章就測不了游戲了……
顯卡是支持智能啟停的
關于安鈦克AX90機箱算是板材可以的大機箱,從網上看圖片好像產值一般,現實中這個圖片的視覺沖擊力還行,如果四字評價的話就是給我一種“深藏不露”的感覺
上圖中水冷水管是朝向內存側,有UP主評測此款水冷的時候還說朝向內存側與朝向顯卡溫度有差異?在這里說下,水管朝向內存側是唯一正確的安裝方式。因為這個底是長方形不是正方形,而CPU也是長方形的,所以只有在水管朝向內存側的時候,兩者才是長方形壓長方形,特別注意!
再就是如果水管朝向顯卡側,水管會特別緊,一看就不行
我看網上的宣傳圖片,水冷管還有朝向后置風扇側的?仔細看上圖,如果你不安后置風扇可以,安上后置風扇,水管與后置風扇在空間上沖突,所以說,水管朝向內存側是唯一正確的安裝方式。
這個水冷三個風扇是一開始就安裝好的,不需要我們二次安裝,而且三個風扇有觸點互連不像別的水冷三個風扇三條線,這就是一條尾線,整體這個水冷的價格在359-399波動,是一款難得的好東西!
這個AX90的機箱頂部有一個LED的按鈕,一出廠安的斜了一點,這不是重點,重點是這個按鈕下面什么也沒連這是為什么?如果機箱要安裝七八個風扇得用風扇控制器,一般控制器是帶遙控器的,也有的控制器會帶一個2針的接口,用于單按鍵改變顏色模式的,AX90上這個LED的按鈕線就是掃控制器上的2針插座的,算是預備按鈕
主板BIOS中還是要改些東西,比如將風扇的PWM模式里面的智能模式全勾上,不然風扇全速轉還是有噪音的,再就是將功耗墻全改成4096W,電流墻改成512A,溫度墻100度就不要動了防止燒壞CPU,這樣可以讓這個CPU火力全開不掉頻,還有要開啟XMP
請有才之士給這首打油詩起個標題,謝謝……
CPU:I7-13790F盒 散熱:酷里奧屠龍戰神360 主板:微星Z690-P DDR4 內存:金百達銀爵64GB/3200MHz套裝 SSD:Solidigm P41PLUS 2TB 顯卡:影馳RTX4060大將 電源:微星A850GL 機箱:安鈦克AX90 風扇:利民TL-C12C 扣具:利民LGA1700-BCF 參測顯示器是飛利浦28寸4K(我的)
魯大師的廣告與彈窗越來越多了,要不是有網友想看魯大師跑分就真不測它了
總分-1852466 分 CPU-1011486 分 顯卡-397563 分 內存-173937 分 硬盤-269480 分
這臺電腦定位于視頻剪輯,所以在有限的資金內追求2TB固態,64GB內存,高性能CPU還有性價比,這臺配置主要的性價比是采用的DDR4平臺,因為這種CPU的功耗實在太大,所以主板用了900左右的微星Z690P,要是換Z790-DDR5那得貴450元,如果內存用DDR5-6000MHz,兩條32GB內存得貴出600,也就是說用D4平臺省了一千元,再就是作視頻剪輯不追求內存高頻率,越穩定毛病越少越好
雖然I7的功耗大但RTX4060的功耗卻只有110W左右,難道得用850W的電源嗎?這是因為現在的軟件越來越多的AI插件,就是現在AI插件已經大量應用,要是作特效可能用到插件,僅作視頻剪輯還用不到,但將來可能用到,再就是現在資金也不足,所以最終的顯卡想用3090或3090TI-24GB或4090-24GB,對于這些450W的顯卡自然得850W的電源起步,如果現在不換電源,將來又得全拆對于新手小白不友好,如果現在換上850W電源將來只換顯卡不用大拆
對于現在動輒250W以上功耗的Intel來說,散熱器的選擇是頭等大事,散熱不定配置不成!
酷里奧這個品牌對于風冷散熱器叫作倚天系列,水冷散熱器叫做屠龍系列,這個名字是酷里奧+屠龍+戰神+360,其中戰神系列下面還有一個戰士,這個戰士與戰神的區別在水泵的磁吸蓋上,戰神的蓋上顯示水泵轉速及循環水的溫度(理解為機箱內的“室溫”即可),在酷里奧的官方群里,有人暗示過這個性能比ROG的龍神三代還要強一點,而龍神的水泵是暴力轉速,這個水泵2400RPM,風扇2250RPM的普通參數的水冷,而且品牌看著像雜牌的能有這個能耐?前段時間測了酷里奧倚天P60T性能版,壓住了266W的I9-13900ES發熱將我震驚了,帶著好感,加入了酷里奧的信仰,所以我無條件相信了酷里奧的所有產品
以上視頻測試中,測了四次,前三次均是失敗了!根本壓不住溫度原因是當時測試的黑色屠龍戰神360由于品控原因這個質量不行;在群主向我保證用白色的再測試不行可以退貨的情況下我就拆了白色的屠龍戰神測試第四次,結果,直接壓住了267W的I7-13790F!
這里面有一個非常關鍵的信息,視頻中是有特別講解的,就是CPU的原裝扣具,還是會將CPU壓彎(中間低兩邊高),而酷里奧屠龍戰神的水泵底特別作出了微凸工藝,算是貼合CPU現形?那就不用加利民的防彎扣具了?但事實上在第三次測試的時候已經說明,加上防彎扣具,在撞了100度的溫度墻后,功耗掉的很慢,說明防彎扣具起了非常大的作用,在帶著防彎扣具的情況下換了水冷作了第四次測試完全壓住溫度,所以即使水泵底作了微凸工藝,還是有必要加防彎扣具的
酷里奧的風冷還是水冷在壓制高功耗的CPU時,即控制了溫度又保持了較低的噪音,算是難得的完美的產品,如果此時用ROG的產品,除了價格貴好幾千外,效果不一定比得過酷里奧,如果后期群主向我說明了此次事件中黑色水冷性能不行的原因,我再來此文章上更新……
將六張CPU-Z圖拼成了一張,只說下跑分,單線程839.2分,多線程12119.4分
CINEBENCH R20得11335分
CINEBENCH R23得29582分,前面文章測得I7-13700K默頻搭配6800MHz D5內存在C4DR23中得30786分算是比這個13790F搭配3200MHz內存強4%
硬件報告:鏈接: pan.baidu.com/s/1qeBNo3...
硬件報告雖然僅是一個鏈接,是包括了這套配置在AIDA64的硬件列表中顯示的所有信息,是研究這個配置的重要參數支持
上圖主要是看下多核負載的主頻情況,其實只有一個參數最重要就是P核全核負載是5.1Ghz
啥沒超全默認,內存延遲是71.3ns
AIDA64-FPU壓力測試下的數據,CPU是267W功耗,封裝溫度68度,水泵轉速2404RPM,風扇轉速1960RPM
關于功耗方面在第四段酷里奧屠龍戰神360的視頻測試中有表現,越壓不住溫度功耗越高最高是290W,壓住溫度之后,功耗就穩定了,大約是267W左右就不再漲了(從259W漲上來的)
選SOLIDIGM是看中它用的慧榮主控故障率低,有人說如果用官網2.0驅動有BUG,我這是作系統時自動更新的沒額外動它(1.0驅動下載: pan.baidu.com/s/1yy6jpn... )
看著還行
FPU功耗是114W游戲功耗應該還遠小于這個數,按正常的測試順序還要跑跑奧德賽看下在游戲中的頻率及整機功耗,但那個有游戲的固態硬盤借給上一篇文章講的遇到問題的那位顧客了,他用的金百達固態經常死機,我懷疑是固態所以將三星固態借給他用著算是排除測試,所以今天這個文章就測不了游戲了……
顯卡是支持智能啟停的
關于安鈦克AX90機箱算是板材可以的大機箱,從網上看圖片好像產值一般,現實中這個圖片的視覺沖擊力還行,如果四字評價的話就是給我一種“深藏不露”的感覺
上圖中水冷水管是朝向內存側,有UP主評測此款水冷的時候還說朝向內存側與朝向顯卡溫度有差異?在這里說下,水管朝向內存側是唯一正確的安裝方式。因為這個底是長方形不是正方形,而CPU也是長方形的,所以只有在水管朝向內存側的時候,兩者才是長方形壓長方形,特別注意!
再就是如果水管朝向顯卡側,水管會特別緊,一看就不行
我看網上的宣傳圖片,水冷管還有朝向后置風扇側的?仔細看上圖,如果你不安后置風扇可以,安上后置風扇,水管與后置風扇在空間上沖突,所以說,水管朝向內存側是唯一正確的安裝方式。
這個水冷三個風扇是一開始就安裝好的,不需要我們二次安裝,而且三個風扇有觸點互連不像別的水冷三個風扇三條線,這就是一條尾線,整體這個水冷的價格在359-399波動,是一款難得的好東西!
這個AX90的機箱頂部有一個LED的按鈕,一出廠安的斜了一點,這不是重點,重點是這個按鈕下面什么也沒連這是為什么?如果機箱要安裝七八個風扇得用風扇控制器,一般控制器是帶遙控器的,也有的控制器會帶一個2針的接口,用于單按鍵改變顏色模式的,AX90上這個LED的按鈕線就是掃控制器上的2針插座的,算是預備按鈕
主板BIOS中還是要改些東西,比如將風扇的PWM模式里面的智能模式全勾上,不然風扇全速轉還是有噪音的,再就是將功耗墻全改成4096W,電流墻改成512A,溫度墻100度就不要動了防止燒壞CPU,這樣可以讓這個CPU火力全開不掉頻,還有要開啟XMP
請有才之士給這首打油詩起個標題,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