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Hibiscus syriacus L.
木槿花【別名】白槿花、櫚樹花、大碗花、籬障花、清明籬、白飯花、雞肉花、豬油花、朝開暮落花、蕣、順華、順花、朝菌、朝蕣、椴、櫬、日及、藩籬草、槿樹花、平條樹花、白牡丹、木桂花樹、菜花樹、籬沿樹、金漆樹、白布籬、里梅花、瘧子花、喇叭花、白玉花、打碗花、燈盞花、白面花。
【科屬】錦葵科,木槿屬
【產地分布】 木槿屬主要分布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木槿屬物種起源于非洲大陸,非洲木槿屬物種種類繁多,呈現出豐富的遺傳多樣性。此外,在東南亞、南美洲、澳洲、中美洲也發現了該物種的野生類型。我國也是一些木槿屬物種的發源地之一。目前在全球范圍內,對木槿屬樹種研究與栽培多集中在美國的夏威夷、澳大利亞的新南威爾士和昆士蘭、馬來西亞、韓國等地,主要用于觀賞栽培,應用最廣泛的為扶桑(H.rosa.sinensis)、木槿、木芙蓉(H.mutabilis)及其品種與雜交種。其中扶桑是馬來西亞和斐濟的國花,1950年美國成立了木槿協會,對全球木槿屬樹種進行了廣泛收集,在扶桑和木槿品種選育方面處于領先地位,每年都有新品種推出。在木槿的200多個品種中,有100多個為韓國本土品種,1990年,韓國將單瓣紅心系列品種定名為韓國國花。
【花語】堅韌,永恒,美麗,溫柔的堅持.
【形態特征】
重瓣的木槿花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2米~3米,多分枝;葉三角形或菱狀卵形,有時中部以上有3裂。花大,單生葉腋,直徑5~8厘米,單瓣或重瓣,有白、粉紅、紫紅等色,花瓣基部有時紅或紫紅;花期6~9月,花甚多,雖每花只開一日,但每天都有大量的花開放,十分美麗。在園林中常用作花籬、單植、成列種植或作其他灌木的背景。花期滿樹花朵,嬌艷奪目,甚為壯觀美麗。
【生長習性】
其性喜溫涼、濕潤、陽光充足的氣候條件,喜肥沃的中性至微酸性土壤,較耐干旱,耐瘠薄,耐半蔭蔽,忌澇,耐寒冷,生長適溫15~28℃。
【繁殖】
木槿可用播種、扦插和嫁接繁殖。扦插可于4月結合修枝整形進行,插穗選擇木質化的健壯枝條,長10~12厘米,露天扦插于紅壤或沙壤中,每月上午澆水一次,極易成活。
單瓣的木槿花【栽培】
木槿適應性強,粗生易長,栽培管理較易。每年12月至翌年3月,南方旱季,此時木槿進入半休眠狀態,管理以澆水保苗為主;4—10月進入高溫多雨季節,可于4月對植株進行短截,并加強肥水管理,以促發新梢,使花開繁茂。
【病蟲害】
木槿主要的病蟲害有:黃刺蛾、毛蟲、蚜蟲、吹綿蚧、圓形盾蚧和煤煙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