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騰這車,2008年搞了個大動作,4月12號在北京開了發布會,正式公布了奔騰全系的家族譜系。然后那個大家伙一直關注的小奔騰——B50也第一次亮相了。
自從兩年前第一款奔騰轎車出來以后,一汽就沒閑著,一直在豐富自己的產品線,想靠更多車型來滿足不同人的需求。兩年時間過去,奔騰的產品也越來越全,對用戶的需求也摸得更透,未來咋發展也心里有數了。
這次發布會上,他們正式公布了奔騰家族的命名規則。之后奔騰的車就統一用B開頭,然后按車子從小到大分成了3系、5系、7系、9系這些系列,分別用30、50、70、90來標型號,0代表的是改款次數。像現在的奔騰B70,就是這么來的。
這個小奔騰B50設計上主打輕松舒適,外觀好看,開起來舒服,空間也不小,安全配置夠用,動力也有勁兒。它之前的代號是A501,現在改成B131了,為啥換名字?其實挺簡單,國內車企都喜歡把車定位得高一點,宣傳的時候都往大的說,比如說緊湊級車說成中級車啥的。消費者嘛,也樂意接受這種說法,誰不想花小錢買個大車?
最開始這個小奔騰是為了打進緊湊家用市場去的,所以叫A501,A就代表緊湊級平臺。后來改名叫B131,明顯就是在強調這是臺B級中型車了。
據說B50是在馬自達6平臺上縮短軸距做出來的,內飾和外觀都是Italdesign重新設計的。寬度跟馬自達6差不多,整體配置也算得上是中級車水準。為了保持家族風格,B50和老奔騰差別不大,成本也沒降太多,估計價格在8萬到13萬之間。
這個價位主要競爭對手就是伊蘭特、凱越、福美來二代這些經濟實惠的三廂車。目標用戶主要是那些既要面子看著像中型車,又要省油又不能太貴的人。
預計配置啥的還沒完全公開,不過看樣子不會讓人失望。
自從兩年前第一款奔騰轎車出來以后,一汽就沒閑著,一直在豐富自己的產品線,想靠更多車型來滿足不同人的需求。兩年時間過去,奔騰的產品也越來越全,對用戶的需求也摸得更透,未來咋發展也心里有數了。
這次發布會上,他們正式公布了奔騰家族的命名規則。之后奔騰的車就統一用B開頭,然后按車子從小到大分成了3系、5系、7系、9系這些系列,分別用30、50、70、90來標型號,0代表的是改款次數。像現在的奔騰B70,就是這么來的。
這個小奔騰B50設計上主打輕松舒適,外觀好看,開起來舒服,空間也不小,安全配置夠用,動力也有勁兒。它之前的代號是A501,現在改成B131了,為啥換名字?其實挺簡單,國內車企都喜歡把車定位得高一點,宣傳的時候都往大的說,比如說緊湊級車說成中級車啥的。消費者嘛,也樂意接受這種說法,誰不想花小錢買個大車?
最開始這個小奔騰是為了打進緊湊家用市場去的,所以叫A501,A就代表緊湊級平臺。后來改名叫B131,明顯就是在強調這是臺B級中型車了。
據說B50是在馬自達6平臺上縮短軸距做出來的,內飾和外觀都是Italdesign重新設計的。寬度跟馬自達6差不多,整體配置也算得上是中級車水準。為了保持家族風格,B50和老奔騰差別不大,成本也沒降太多,估計價格在8萬到13萬之間。
這個價位主要競爭對手就是伊蘭特、凱越、福美來二代這些經濟實惠的三廂車。目標用戶主要是那些既要面子看著像中型車,又要省油又不能太貴的人。
預計配置啥的還沒完全公開,不過看樣子不會讓人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