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度高,鈦合金密度大概4.51g/cm3,只有鋼的60%,純鈦的強度都快趕上普通鋼了,有些高強度鈦合金甚至比很多合金結構鋼還猛。所以鈦合金的比強度(強度除以密度)是真的高,做出來的零件又輕又結實。現在飛機的發動機、骨架、外殼、螺絲還有起落架這些地方都在用鈦合金。
耐熱也強,比鋁合金能扛幾百度高溫,在中等溫度下也能保持強度,能在450~500℃下長期工作。這兩類鈦合金在150~500℃之間依然比強度很高,而鋁合金到150℃就開始掉鏈子了,最高工作溫度也就200℃以下。
抗腐蝕也很牛,鈦合金在潮濕空氣和海水里表現比不銹鋼好太多了,對點蝕、酸蝕、應力腐蝕都很抗,堿、氯化物、氯的有機物、硝酸、硫酸這些也不怕。不過對還原性氧和鉻鹽介質就有點弱。
低溫性能也不錯,就算在超低溫下,鈦合金還能保持力學性能。比如TA7這種低間隙元素鈦合金,在-253℃都能有一定塑性,所以它也是重要的低溫材料。
不過化學活性也挺大,容易跟空氣中的O、N、H、CO、CO2、水蒸氣、氨氣等反應。含碳量超過0.2%就會生成硬質TiC;高溫下跟N反應生成TiN表層;600℃以上吸氧形成硬化層;氫多了還會脆化。這氣體吸收后的硬脆層能達到0.1~0.15mm深,硬度提升20%~30%。鈦還容易粘附在摩擦面上。
導熱差,彈性模量也低。鈦的導熱系數只有15.24W/(m·K),大概是鎳的1/4,鐵的1/5,鋁的1/14,鈦合金更慘,直接再降一半。彈性模量大概只有鋼的一半,所以剛性差,容易變形,不太適合做細長桿或薄壁件。切削時表面回彈特別大,差不多是不銹鋼的2~3倍,容易造成刀具磨損嚴重、粘附、打結。
耐熱也強,比鋁合金能扛幾百度高溫,在中等溫度下也能保持強度,能在450~500℃下長期工作。這兩類鈦合金在150~500℃之間依然比強度很高,而鋁合金到150℃就開始掉鏈子了,最高工作溫度也就200℃以下。
抗腐蝕也很牛,鈦合金在潮濕空氣和海水里表現比不銹鋼好太多了,對點蝕、酸蝕、應力腐蝕都很抗,堿、氯化物、氯的有機物、硝酸、硫酸這些也不怕。不過對還原性氧和鉻鹽介質就有點弱。
低溫性能也不錯,就算在超低溫下,鈦合金還能保持力學性能。比如TA7這種低間隙元素鈦合金,在-253℃都能有一定塑性,所以它也是重要的低溫材料。
不過化學活性也挺大,容易跟空氣中的O、N、H、CO、CO2、水蒸氣、氨氣等反應。含碳量超過0.2%就會生成硬質TiC;高溫下跟N反應生成TiN表層;600℃以上吸氧形成硬化層;氫多了還會脆化。這氣體吸收后的硬脆層能達到0.1~0.15mm深,硬度提升20%~30%。鈦還容易粘附在摩擦面上。
導熱差,彈性模量也低。鈦的導熱系數只有15.24W/(m·K),大概是鎳的1/4,鐵的1/5,鋁的1/14,鈦合金更慘,直接再降一半。彈性模量大概只有鋼的一半,所以剛性差,容易變形,不太適合做細長桿或薄壁件。切削時表面回彈特別大,差不多是不銹鋼的2~3倍,容易造成刀具磨損嚴重、粘附、打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