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H病毒屬文件型病毒,殺傷力極強,其別名有Win95.CIH、Spacefiller、Win32.CIH、PE_CIH,它主要感染Windows95/98下的可執行文件(PE格式,Portable Executable Format),目前的版本不感染DOS以及WIN 3.X(NE格式,Windows and OS/2 Windows 3.1 execution File Format)下的可執行文件,并且在Win NT中無效。其發展過程經歷了v1.0,v1.1、v1.2、v1.3、v1.4總共5個版本,目前最流行的是v1.2版本,在此期間,據某些報導,同時產生了不下十個的變種,不過好像沒有流行起來的跡象,本人并未實際接觸到這些所謂的CIH變種病毒。 CIH病毒的各種不同版本的隨時間的發展不斷完善,其基本發展歷程為: 1.0:最初的 V1.0版本僅僅只有 656字節,其雛形顯得比較簡單,與普通類型的病毒在結構上并無多大的改善,其最大的“賣點”是在于其是當時為數不多的、可感染Microsoft Windows PE類可執行文件的病毒之一,被其感染的程序文件長度增加,此版本的CIH不具有破壞性。 1.1:當其發展到v1.1版本時,病毒長度為796字節,此版本的CIH病毒具有可判斷Win NT軟件的功能,一旦判斷用戶運行的是Win NT,則不發生作用,進行自我隱藏,以避免產生錯誤提示信息,同時使用了更加優化的代碼,以縮減其長度。此版本的CIH另外一個優秀點在于其可以利用WIN PE類可執行文件中的“空隙”,將自身根據需要分裂成幾個部分后,分別插入到PE類可執行文件中,這樣做的優點是在感染大部分WINPE類文件時,不會導致文件長度增加。 1.2:當其發展到v1.2版本時,除了改正了一些v1.1版本的缺陷之外,同時增加了破壞用戶硬盤以及用戶主機BIOS程序的代碼,這一改進,使其步入惡性病毒的行列,此版本的CIH病毒體長度為1003字節。 1.3:原先v1.2版本的CIH病毒最大的缺陷在于當其感染ZIP自解壓包文件(ZIP self-extractors file)時,將導致此ZIP壓縮包在自解壓時出現如下的錯誤警告信息: WinZip Self-Extractor header corrupt. Possible cause: disk or file transfer error. v1.3版本的CIH病毒顯得比較倉促,其改進點便是針對以上缺陷的,它的改進方法是:一旦判斷開啟的文件是WinZip類的自解壓程序,則不進行感染。同時,此版本的CIH病毒修改了發作時間。v1.3版本的CIH病毒長度為1010字節。 1.4:此版本的CIH病毒改進上上幾個版本中的缺陷,不感染ZIP自解壓包文件,同時修改了發作日期及病毒中的版權信息(版本信息被更改為:“CIH v1.4 TATUNG”,在以前版本中的相關信息為“CIH v1.x TTIT”),此版本的長度為1019字節。 從上面的說明中,我們可以看出,實際上,在CIH的相關版本中,只有v1.2、v1.3、v1.4這3個版本的病毒具有實際的破壞性,其中v1.2版本的CIH病毒發作日期為每年的4月26日,這也就是當前最流行的病毒版本,v1.3版本的發作日期為每年的6月26日,而CIH v1.4版本的發作日期則被修改為每月的26日,這一改變大大縮短了發作期限,增加了其的破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