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mbs.db是個啥玩意兒?其實就是Windows XP或者老版Mac系統用來緩存縮略圖的一個文件。簡單點說,就是你打開一個放了圖片的文件夾,系統為了讓你看縮略圖更快一點,就會自動生成這個Thumbs.db文件,把所有圖片的縮略圖都存在里面。
一般來說,只要文件夾里有JPG、BMP、GIF、TIF、PDF甚至網頁文件之類的圖片內容,系統就可能生成這個文件。而且文件夾里的圖越多,Thumbs.db體積也就越大。
很多人看到這個文件還以為是病毒,其實不是,它就是一個數據庫文件,專門記錄當前目錄下所有圖像的縮略圖。當你用縮略圖方式查看圖片的時候(就是那種像電影膠片一樣的顯示模式),系統就會生成它。
如果你想關掉這個功能也挺簡單的:
1. 打開工具欄里的文件夾選項
2. 切換到查看標簽頁
3. 勾選不緩存縮略圖
4. 點確定保存設置
順便提一嘴,XP的Media Center版本還會生成一個叫ehthumbs.db的文件,是用來緩存視頻預覽圖的。
到了Vista之后,微軟就不搞Thumbs.db那一套了,改用一種叫thumbcache_xxxx.db的文件統一管理縮略圖,這些文件一般藏在C盤用戶目錄下的AppDataLocalMicrosoftWindowsExplorer文件夾里。
總結Thumbs.db這東西本身沒啥壞處,因為它默認是系統文件+隱藏屬性,正常情況下你是看不到它的(除非你自己設置了顯示隱藏文件)。不過有時候也會帶來點小麻煩,比如做網站的時候不小心上傳了Thumbs.db,可能會泄露一些原本已經刪掉的照片信息,造成安全問題。
舉個例子你就懂了:假設你在電腦上整理相冊,刪掉了一張叫SSA2501的照片,然后又把SSA2502重命名為SSA2501。這時候你再看這張照片,縮略圖居然還是原來那張!更離譜的是,如果你接著把SSA2503改成SSA2502,原來的那張失蹤的照片又回來了,新文件反而不見了!
是不是中病毒了?其實不是啦~就是因為Windows XP為了加快顯示速度,會保留縮略圖緩存,也就是這個Thumbs.db。即使你刪了原圖,只要緩存沒更新,它還是會把舊縮略圖給調出來,看起來就像出bug一樣。
所以遇到這種情況別慌,先把Thumbs.db刪了,再重新生成一次就好啦~
一般來說,只要文件夾里有JPG、BMP、GIF、TIF、PDF甚至網頁文件之類的圖片內容,系統就可能生成這個文件。而且文件夾里的圖越多,Thumbs.db體積也就越大。
很多人看到這個文件還以為是病毒,其實不是,它就是一個數據庫文件,專門記錄當前目錄下所有圖像的縮略圖。當你用縮略圖方式查看圖片的時候(就是那種像電影膠片一樣的顯示模式),系統就會生成它。
如果你想關掉這個功能也挺簡單的:
1. 打開工具欄里的文件夾選項
2. 切換到查看標簽頁
3. 勾選不緩存縮略圖
4. 點確定保存設置
順便提一嘴,XP的Media Center版本還會生成一個叫ehthumbs.db的文件,是用來緩存視頻預覽圖的。
到了Vista之后,微軟就不搞Thumbs.db那一套了,改用一種叫thumbcache_xxxx.db的文件統一管理縮略圖,這些文件一般藏在C盤用戶目錄下的AppDataLocalMicrosoftWindowsExplorer文件夾里。
總結Thumbs.db這東西本身沒啥壞處,因為它默認是系統文件+隱藏屬性,正常情況下你是看不到它的(除非你自己設置了顯示隱藏文件)。不過有時候也會帶來點小麻煩,比如做網站的時候不小心上傳了Thumbs.db,可能會泄露一些原本已經刪掉的照片信息,造成安全問題。
舉個例子你就懂了:假設你在電腦上整理相冊,刪掉了一張叫SSA2501的照片,然后又把SSA2502重命名為SSA2501。這時候你再看這張照片,縮略圖居然還是原來那張!更離譜的是,如果你接著把SSA2503改成SSA2502,原來的那張失蹤的照片又回來了,新文件反而不見了!
是不是中病毒了?其實不是啦~就是因為Windows XP為了加快顯示速度,會保留縮略圖緩存,也就是這個Thumbs.db。即使你刪了原圖,只要緩存沒更新,它還是會把舊縮略圖給調出來,看起來就像出bug一樣。
所以遇到這種情況別慌,先把Thumbs.db刪了,再重新生成一次就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