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關于地球同步衛星:
地球同步衛星分為同步軌道靜止衛星、傾斜軌道同步衛星和極地軌道同步衛星。
傾斜軌道和極地軌道同步衛星從地球上看是移動的,但卻每天可以經過特定的地區,因此,通常用于科研、氣象或軍事情報的搜集,以及兩極地區和高緯度地區的通信。
當同步軌道衛星軌道面的傾角為零度,即衛星在地球赤道上空運行時,由于運行方向與地球自轉方向相同,運行周期運行周期與地球自轉一周的時間相等,即23小時56分04秒,與地球同步,因此,人們從地球上仰望衛星,仿佛懸掛在太空靜止不動,所以,把零傾角的同步軌道稱作靜止軌道,在靜止軌道上運行的衛星稱作靜止衛星。地球同步軌道衛星距離地球的高度約為36000 km。
關于恒星日和太陽日:
一個恒星日是23小時56分4秒,一個太陽日是24小時
地球在不停地自轉,同時繞太陽不停公轉,天體東升西落現象,實際是地球自轉的現象。地球自轉的周期,也就是天體周日運行的周期。太陽和其他恒星周日運行的周期并不相同,所以地球自轉的同期也就有了太陽日和恒星日的區別。
恒星日是地球自轉的真正周期,時間間隔是23小時56分04秒。
太陽日并不是地球自轉的真正周期,而是太陽連續兩次經過同一子午線平面的時間間隔,共24小時,所以一個太陽要比一個恒星日多出3分56秒的時間(約4分鐘)。
恒星日與太陽日的區別在于選擇目標不同,前者以恒星為目標計算,后者以太陽為目標計算,這是問題的關鍵。
綜上所述:地球同步衛星繞地球公轉周期為23小時56分04秒,即一個恒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