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一:數學建模怎么做啊? 剛參加完九月份的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一份基本的的數學建模論文要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摘要,問題的背景與提出,問題的分析,模型的假設,符號說明,模型的建立與求解,模型的評價與推廣,參考文獻。
正規的數學建模論文篇幅一般在20頁以上。考慮到你讀初三,老師的要求不會這么高,而且你的能力應該還有所欠缺。我的建議為你按照自己實際情況選擇一個有一定挑戰性的題目,題目的性質類似于應用題,但又和普通的應用題不同,可以沒有確定答案,針對問題本身做一些分析和探討,最好能和實際相結合。
要注意的是假設要合理,要有數學模型(包括一些方程,不等式等),要有分析思路,并且要對自己建立的模型進行優缺點評價,最好能做相應推廣。
問題二:1.什么是數學模型?數學建模的一般步驟是什么? 2.數學建模需要具備哪些能力和知識? 答的好懸賞加 100分 數學建模是利用數學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一種實踐.即通過抽象、簡化、假設、引進變量等處理過程后,將實際問題用數學方式表達,建立起數學模型,然后運用先進的數學方法及計算機技術進行求解.
數學建模將各種知識綜合應用于解決實際問題中,是培養和提高學生應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必備手段之一.
數學建模的一般方法和步驟
建立數學模型的方法和步驟并沒有一定的模式,但一個理想的模型應能反映系統的全部重要特征:模型的可靠性和模型的使用性.建模的一般方法:
機理分析:根據對現實對象特性的認識,分析其因果關系,找出反映內部機理的規律,所建立的模型常有明確的物理或現實意義.
測試分析方法:將研究對象視為一個“黑箱”系統,內部機理無法直接尋求,通過測量系統的輸入輸出數據,并以此為基礎運用統計分析方法,按照事先確定的準則在某一類模型中選出一個數據擬合得最好的模型.測試分析方法也叫做系統辯識.
將這兩種方法結合起來使用,即用機理分析方法建立模型的結構,用系統測試方法來確定模型的參數,也是常用的建模方法.
在實際過程中用那一種方法建模主要是根據我們對研究對象的了解程度和建模目的來決定.機理分析法建模的具體步驟大致如下:
1、 實際問題通過抽象、簡化、假設,確定變量、參數;
2、 建立數學模型并數學、數值地求解、確定參數;
3、 用實際問題的實測數據等來檢驗該數學模型;
4、 符合實際,交付使用,從而可產生經濟、社會效益;不符合實際,重新建模.
數學模型的分類:
1、 按研究方法和對象的數學特征分:初等模型、幾何模型、優化模型、微分方程模型、圖論模型、邏輯模型、穩定性模型、統計模型等.
2、 按研究對象的實際領域(或所屬學科)分:人口模型、交通模型、環境模型、生態模型、生理模型、城鎮規劃模型、水資源模型、污染模型、經濟模型、社會模型等.
數學建模需要豐富的數學知識,涉及到高等數學,離散數學,線性代數,概率統計,復變函數等等基本的數學知識.同時,還要有廣泛的興趣,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等等.
參加數學建模競賽需知道的內容
一、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
二、數學建模的方法及一般步驟
三、重要的數學模型及相應案例分析
1、線性規劃模型及經濟模型案例分析
2、層次分析模型及管理模型案例分析
3、統計回歸模型及案例分析
4、圖論模型及案例分析
5、微分方程模型及案例分析
四、相關軟件
1、Matlab軟件及編程;2、Lingo軟件;3、Lindo軟件。
五、數模十大常用算法
1. 蒙特卡羅算法。2. 數據擬合、參數估計、插值等數據處理算法。3. 線性規劃、整數規劃、多元規劃、二次規劃等規劃類算法。4. 圖論算法。5. 動態規劃、回溯搜索、分治算法、分支定界等計算機算法。6. 最優化理論的三大非經典算法。7. 網格算法和窮舉法。8. 一些連續數據離散化方法。9. 數值分析算法。10. 圖象處理算法。
六、如何查閱資料
七、如何寫作論文
八、如何組織隊伍:團隊精神,配合良好,不斷的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
九、如何才能獲獎:比較完整,有幾處創新點。
十、如何信息處理:WORD、LaTeX,飛秋、QQ。
其實主要看下例子就可以了,知道一些基本的模型,我這里也有很多例子,各個學校的講座都有要的話直接向我要...>>
問題三:怎么建立一個好的數學模型? 一個好的數學模型,首先應該是可以把所提問題解決的,只有能解決問題的模型才是好的模型。其次,就在于模型的創造性,創造性并不是說你非得自己找出個新的方法或者算法來,而是即使你用的是久的算法,但是你用在一個新的領域,并且很好的解決了問題,具有很好的適應性,那樣就是一個好的數學模型。注意,數學模型可能是公式,也可能是某種算法,當然也可能是圖表類的東西。
問題四:數學建模的一般步驟是什么?? 模型準備
了解問題的實際背景,明確其實際意義,掌握對象的各種信息。以數學思想來包容問題的精髓,數學思路貫穿問題的全過程,進而用數學語言來描述問題。要求符合數學理論,符合數學習慣,清晰準確。
模型假設
根據實際對象的特征和建模的目的,對問題進行必要的簡化,并用精確的語言提出一些恰當的假設。
模型建立
在假設的基礎上,利用適當的數學工具來刻劃各變量常量之間的數學關系,建立相應的數學結構(盡量用簡單的數學工具)。
模型求解
利用獲取的數據資料,對模型的所有參數做出計算(或近似計算)。
模型分析
對所要建立模型的思路進行闡述,對所得的結果進行數學上的分析。
模型檢驗
將模型分析結果與實際情形進行比較,以此來驗證模型的準確性、合理性和適用性。如果模型與實際較吻合,則要對計算結果給出其實際含義,并進行解釋。如果模型與實際吻合較差,則應該修改假設,再次重復建模過程。
模型應用與推廣
應用方式因問題的性質和建模的目的而異。而模型的推廣就是在現有模型的基礎上對模型有有一個更加全面,考慮更符合現實情況都適用的模型。
問題五:支北是什么? 5分 福州話里是臟話也..
形容女人的....
問題六:常見的建立數學模型的方法有哪幾種 ―般說來建立數學模型的方法大體上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機理分析方法,一類是測試分析方法.機理分析是根據對現實對象特性的認識、分析其因果關系,找出反映內部機理的規律,建立的模型常有明確的物理或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