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法
(一)借力打力
武俠小說中有一招數,名叫“借力打力”,是說內力深厚的人,可以借對方攻擊之力反擊對方.這種方法也可以運用到論辯中來.比如對方句了一個例子,你找出了破綻,哪怕是一丁點,也不能放過,要借力打力。
(二)移花接木
剔除對方論據中存在缺陷的部分,換上于我方有利的觀點或材料,往往可以收到“四兩撥千斤”的奇效.把這一技法喻名為“移花接木”。
(三)順水推舟
表面上認同對方觀點,順應對方的邏輯進行推導,并在推導中根據我方需要,設置某些符合情理的障礙,使對方觀點在所增設的條件下不能成立,或得出與對方觀點截然相反的結論.這樣的方法比較容易獲勝。
(四)正本清源
所謂正本清源,本文取其比喻義而言,就是指出對方論據與論題的關聯不緊或者背道而馳,從根本上矯正對方論據的立足點,把它拉入我方“勢力范圍”,使其恰好為我方觀點服務.較之正向推理的“順水推舟”法,這種技法恰是反其思路而行之。
(五)釜底抽薪
刁鉆的選擇性提問,是許多辯手慣用的進攻招式之一.通常,這種提問是有預謀的,它能置人于“二難”境地,無論對方作哪種選擇都于己不利.對付這種提問的一個具體技法是,從對方的選擇性提問中,抽出一個預設選項進行強有力的反詰,從根本上挫敗對方的銳氣,這種技法就是釜底抽薪.但是如果沒有十足的把握,切記不要使用此招,否則會被反咬一口。
(六)攻其要害
在辯論中常常會出現這樣的情況:雙方糾纏在一些細枝末節的問題、例子或表達上爭論不休,結果,看上去辯得很熱鬧,實際上已離題萬里.這是辯論的大忌.一個重要的技巧就是要在對方一辯、二辯陳詞后,迅速地判明對方立論中的要害問題,從而抓住這一問題,一攻到底,以便從理論上徹底地擊敗對方.這是常用的方法,也是必須要用到的方法。
(七)利用矛盾
由于辯論雙方各由四位隊員組成,四位隊員在辯論過程中常常會出現矛盾,即使是同一位隊員,在自由辯論中,由于出語很快,也有可能出現矛盾.一旦出現這樣的情況,就應當馬上抓住,竭力擴大對方的矛盾,使之自顧不暇,無力進攻我方.但一定要“管好自家人”。
(八)“引蛇出洞”
在辯論中,常常會出現膠著狀態:當對方死死守住其立論,不管我方如何進攻,對方只用幾句話來應付時,如果仍采用正面進攻的方法,必然收效甚微。在這種情況下,要盡快調整進攻手段,采取迂回的方法,從看來并不重要的問題入手,誘使對方離開陣地,從而打擊對方,在評委和聽眾的心目中造成轟動效應。
(九)緩兵之計
其一,以慢待機 后發制人 俗話說:“欲速則不達.”在時機不成熟時倉促行事,往往達不到目的.論辯也是如此,“慢”在一定條件下也是必須的.“以慢制勝”法實際上是論辯中的緩兵之計,緩兵之計是延緩對方進兵的謀略.當論辯局勢不宜速戰速決,或時機尚不成熟時,應避免針尖對麥芒式的直接交鋒,而應拖延時間等待戰機的到來.一旦時機成熟,就可后發制人,戰勝論敵.如第一例中,丘吉爾在時機不成熟時,不急于成功,以慢待機.在討論首相人選的關鍵時刻,以沉默表示反對,最終贏得了勝利. 其二,以慢施謀 以弱克強 “以慢制勝”法適用于以劣勢對優勢、以弱小對強大的論辯局勢.它是弱小的一方為了戰勝貌似強大的一方而采取的一種謀略手段.“慢”中有計謀,緩動要巧妙.這里的“慢”并非反應遲鈍,不擅言辭的同義語,而是大智若愚、大辯若訥的雄辯家定計施謀的法寶之一.如第一例中,丘吉爾面對張伯倫的追問,裝聾作啞,拖延時間,實際上是假癡不癲的緩兵之計.在這一種韌性的相持中,張伯倫一方終于沉不住氣了,丘吉爾以慢施謀終于取得了勝利. 其三,以慢制怒 以冷對熱 “慢”在論辯中還是一種很好的“制怒”之術.論辯中唇槍舌劍,自控力較差的人很容易激動.在這種情況下,要說服過分激動的人,宜用慢動作、慢語調來應付.以慢制怒,以冷對熱,才能使其“降溫減壓”.只有對方心平氣和了,你講的道理他才能順利接受.如第二例中的營業員,就是以冷靜的態度、和緩的語氣,平息了對方的怒氣,化解了矛盾. 總之,論辯中的“快”與“慢”也是一種對立統一的辯證關系.兵貴神速,“快”當然好.可是,有時“慢”也有“慢”的妙處.“慢”可待機,“慢”可施謀,“慢” 可制怒.“慢”是一種韌性的戰術,“慢”是一場持久戰,“慢”是舌戰中的緩兵之計.緩動慢進花的時間雖長,繞的彎子雖大,然而在許多時候,它卻往往是取得勝利的捷徑 。
第一次辯論:謝謝評委!我方堅持的觀點是“放棄夢想,面對現實”。大家都知道夢想的準確意思吧?我在這里為大家解釋一下:1、有時等于理想,有時又區別于理想;2、渴望;3、在夢境中能實現的理想;4、期望達到的一種高度。在第三個解釋之中,我們就能明顯的看出來,夢想是只能在夢中實現的理想。大家也應該知道“夢” 是什么吧?沒錯,夢就是在睡眠時產生的一種影像、聲音、思考或感覺。那么,既然夢是在睡眠時期發生的,自然是不能實現的;既然不能實現,又何必沉迷于其中呢?大家都有過做夢的經歷吧?你有沒有在做過一次明星夢后,就努力想要去做一個明星,成為夢中的明星?我想應該沒有。所以,大家應該“放棄夢想,面對現實”!
第二次辯論:大家知道,有夢想就有追求,有追求就有信念,有信念就有可能實現。但是,如果一個人只有夢想,而不學會去追求,又有何用?既然不會去追求,又哪來的信念?信念不在,又怎么會實現?我們人類之中,能成為成功人士的有幾個?他們靠的是什么?是堅定自己的信念!試問,成功人士占全人類的多少?數字少的可憐。再試問,是不是所有成功人士都有著遠大的理想和夢想?NO!并不是所有的成功人士小時候都有遠大的理想。他們成功地實現了自己的夢想。而我們呢?我們只能選擇放棄夢想,面對現實!
辯論小結:夢想是在夢中的理想,夢是不能實現的,所以,夢想也不能實現;想要實現夢想,靠的是什么?是堅持和信念!而能堅持的又有幾個?所以,靠夢想的信念實現夢想的幾率少之甚少!既然夢想不能實現,為什么還要沉迷于其中呢?所以,請你“放棄夢想,面對現實”!